中共航天發展的軍事意義
韓岳辰
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
一九五六年十月八日 ,中共成立以研製導彈和火箭為主要任務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,一九六六年成為全球第五個具備航天發射能力國家,二○○三年更成為也界第三個具備載人航天往返的國家,在五十年的航天發展歲月裡,經歷了文革十年的動亂,突破許多政治、經濟與科技方面的嚴厲考驗,成為其國力的主要象徵之一。
隨著軍事事務革命( RAM )的興起,爭奪戰場資訊權成為首要之重,而衛星的布署是現代戰爭力量的倍增器,更決定了未來強權國家戰爭勝負的關鍵,使得太空戰將成為未來戰場的主角;中共的航天能力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,不論在運載火箭或是衛星布署上,技術均臻成熟。國防部長李傑曾於向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報告時出「中國大陸軍方正組建天軍,除持續部署新一代軍事偵察衛星外,今年也將發射載人神舟六號太空船,未來組建完成天軍後,將可提升太空指揮及監偵能力,使台海戰場透明化」。而今年一月更成功地擊毀在太空中的自家衛星,顯現其航天技術應用於軍事作為上已向前邁向一大步,緊追美、俄等航天大國。
本文將從中共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與衛星布署,剖析中共的航天能力與提升軍事實力的效果。
關鍵詞: 天權、制天權、天軍、太空戰